
簡介:
高速路交通氣象站的核心價值在于 “提前預警、精準管控",重點應用于以下場景:
惡劣天氣應急管控:針對霧、強降雨、暴雪、大風、路面結冰等高危天氣,實時推送預警信息,輔助交管部門采取限速、封閉路段、分流疏導等措施,降低交通事故風險。例如霧天能見度低于 500m 時,通過情報板提示 “減速慢行",低于 200m 時啟動路段封閉預案。
路面養護精準調度:通過路面溫度、積水 / 積雪 / 結冰厚度數據,指導養護部門科學開展融雪除冰作業,避免盲目撒布融雪劑,節約養護成本的同時保護道路環境。
區域氣象網絡監測:在高速公路沿線關鍵節點(如橋梁、隧道出入口、山區路段、長下坡路段)布設多套站點,形成網格化監測網絡,全面掌握區域天氣變化規律,為中長期交通規劃提供數據支撐。
公眾出行信息服務:通過導航 APP、交通廣播、路側顯示屏等渠道,向公眾實時推送路段氣象狀況與通行建議,提升出行安全性與便捷性。



關鍵技術要求與選型要點
1. 必達技術標準(依據 GB/T 33697-2017)
核心要求 具體規范
安裝規范 風速 / 風向傳感器距路面≥3.5m,氣溫 / 濕度傳感器距路面 3m(需防輻射罩),路面傳感器距公路外側護欄≥1.5m
防護等級 機箱 IP65,支架具備抗彎、抗風、防腐性能,符合 QX/T 190-2013 防雷設計規范
數據精度 氣溫測量誤差≤±0.2℃,路面溫度誤差≤±0.5℃,降水量≤10mm 時誤差≤±0.4mm
傳輸穩定性 支持 HJ 212 等標準協議,確保數據可接入交通、氣象部門監管平臺
2. 選型核心指標
環境適應性:優先選擇工作溫度覆蓋 - 40℃~+60℃、濕度 0~95% RH(無冷凝)的設備,適配不同地域氣候條件;
運維便捷性:傳感器校準周期長(≥3 個月)、支持遠程校準,蓄電池續航能力強,減少現場維護頻次;
功能擴展性:根據路段需求,可選配融雪劑濃度監測、路面摩擦系數測量等模塊;
深圳聚一搏智慧交通設備可滿足行業規范要求
系統核心組成與工作原理
系統遵循《公路交通氣象監測設施技術要求》(GB/T 33697-2017)標準,由硬件終端與軟件平臺兩部分構成,實現 “數據采集 - 處理 - 傳輸 - 應用" 全流程閉環。
1. 硬件終端(監測站)
傳感器模塊:核心感知單元,針對性監測交通關鍵氣象要素,主流配置包括:
基礎氣象傳感器:監測氣溫(-50℃~+50℃)、相對濕度(5%~100%)、風速(0~60m/s)、風向(0~360°)、降水量(雨強 0~4mm/min),數據分辨力達 0.1℃/0.1m/s/0.1mm,確保測量精度。
能見度傳感器:基于氣溶膠前散射原理,監測范圍 10m~10km,≤1500m 時誤差≤±10%,是霧天預警的核心設備,采樣區中心點需距路面 3m 安裝。
路面狀態傳感器:分埋入式與非接觸式,可識別干燥、潮濕、積水、積雪、結冰等狀態,精準測量水膜 / 積雪 / 結冰厚度(分辨力 0.1mm)、路面溫度(0cm 層 - 50℃~+80℃、-10cm 層 - 40℃~+60℃),部分型號還可監測融雪劑濃度。
天氣現象儀:通過激光遙測技術,識別雨、雪、雨夾雪、霧、大風等天氣類型及降水強度,為綜合預警提供依據。

